搜索
位置:首页 > 重要文献

情境课程的作用

作者:李吉林 2006-08-04

  由于情境课程以“美”为突破口,以“情”为纽带,以“思”为核心,以“儿童活动”为途径,以“周围世界”为源泉,以美、情、思、儿童活动及周围世界,作为构成的要素,因此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整合、熏陶、启智、激励的作用。  

  1、整合的作用

  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,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知识发生的背景,学生一般都不大知晓,学生只能是浅表地孤立地理解知识,更谈不上知识的综合运用。而情境课程则是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,又凭借情境进行相关的能力的训练,并在其过程中启迪智慧。在“儿童与社会”、“知识与社会”之间,我们强调让儿童走进生活世界的源泉中去,从中汲取鲜活的知识经验,探询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循环往复的有机联系。那就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,也不是线型的知识,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体。情境课程在这里对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整合作用。不仅如此,正因为知识是镶嵌在情境中的,就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,其中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、知识作为人类财富的感受,就融入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及智慧启迪。这把初等教育有关知识的、能力的、智慧的、情感的教育目标,都在情境中得到整合。在情境课程中,情境、教师与学生也是内在地耦合的。这种对知识的整合,目标的整合,只有在情境中才能达到最佳的体现。

  2、熏陶的作用

  情境课程观特别强调情境对于儿童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或陶冶作用。情境教育选择“美”为突破口,以“美”为追求的境界,也就是主张一方面利用美,另一方面进行“美”的熏陶感染。儿童在情景中感受到美,进而去表达去抒发美的感受。伴随着这种审美愉悦,纯真的心田得到犹如甜美的春雨的滋润。情境的这种可感知性,愉悦性,使儿童非常乐意接受,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。当学生持久地、多角度地获得美感,就会一次又一次地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,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,使他的审美情感、理智情感和道德情感等都受到很好的陶冶,并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灵上,而且作为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逐渐内化、融入儿童的人格之中。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由情境引发的情感的纽带作用。一位哲学家说过,情感的体验可以揭示人的“存在的完满”。在情境的熏陶作用下,凭借情感的纽带作用,情感与生命的冲动、感受、体验、人格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,人的内心获得极大的喜悦,而只有拥有这种内心喜悦的生活,才是完满的健全的生活。情境课程就是要全面激活儿童的生命能量,促进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。孩子的童年在教育中获得这种美的享受,对他们明天的发展必然发生深远的影响。这是情境课程独特的作用,也是它独特的优势。

  3、启智的作用

  儿童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在智慧,包括直觉的智慧、想象的智慧、创造的智慧乃至逻辑的智慧等等。如何启迪儿童的这些潜在智慧,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,是情境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。优化的情境在启迪儿童智慧方面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智慧是由许多心理因素构成的奇妙的复合体,它无法直接传授,因而是需要启迪的。所谓“启迪”,实际上就是一种暗示,它来自于情境的作用。情境课程所创设的情境本身就是蕴涵了智慧的因素的。情境课程讲究“强化感受”,让儿童在观察中,在倾听中,在触摸中获得丰富的映象和美感,很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象。而审美意象本身就是一种“再创造”。在情境中将观察与思维,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,这种结合十分有效地激起儿童的积极思维。情境教育的情境,意境广远,当儿童沉浸情境中,想象的翅膀常常悄然展开。正如《文心雕龙》中说的那样“思接千载”“视通万里”“神与物游”。儿童常常在这广阔的思维空间浮想连翩,激起无数的奇思妙想。

  4、激励的作用

  情境教育提倡老师“爱生乐教”。老师以真挚的情意,殷切地期待学生,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;敏锐地欣赏来自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,和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。老师以自己全身心的爱,投入教学过程,热情地去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。老师的期待会作用于儿童的内心世界,学生会从老师的爱中获得信心,获得力量。这种信念往往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,“期待”转化为“自信”。儿童在情境中,在教师的呵护和激励下,表现一种积极的欢快的情绪,他们每天在老师的身边领略到、感受到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支撑和催化,而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那种无奈的被动的学习。这样的激励作用,效果是明显的,也是持续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