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新闻中心
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追忆李吉林丨丁玲:在李老师身边的日子

2022-08-04

【编者按】


2022年7月18日是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逝世三周年的日子。为了缅怀、纪念敬爱的李老师,我们将以一组文章回顾她的情境人生,学习她的崇高精神,重温她的师者风范。


在李老师身边的日子




2007年暑假,感恩一份机缘,我有幸来到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工作,从此成了一名可以与李吉林老师朝夕相处的研究所的成员。于是,在李老师身边工作的这12年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回忆。




至今都记得,刚到研究所那会儿,我说话做事总是小心翼翼,因为在我心目中,李老师代表的是一种高度,一种做人的高度,一种学术的高度,像我这样的小年轻岂敢在大师面前轻易言语!

 “丁玲,到研究所来不要拘束,李老师知道你是有能力的,关键是要自信一点,多练练就好了,我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像今天这样的呀!”

QQ截图20220821142520.jpg

*李吉林老师和研究所成员谈工作

说这席话时,李老师像以往一样慈祥而平静,她肯定并没在意,她这番话让我如同冬日里沐浴到一股暖流,内心顿时充满了力量。从那以后,我的胆子渐渐大了,自信心也一天天增强了,慢慢地,我也敢于在李老师面前乃至公众场合发言了。后来,我偶尔还会将自己写成的文章向外投稿,竟也小有收获。

就是这样,对我们几个小年轻而言,李老师就像一位和善可亲的长者,她总是包容、鼓励、爱护着我们。于是,我们几个也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,爱她、敬她。




李老师待人好,在我们通师二附是众所周知的。她每天的工作安排很满,节奏也很强。即便如此,但凡有人托她办的事她都会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。随着年龄增大,她发现自己的记性不那么好了,怕耽误了别人的事,便吩咐我替她一一记着,到时候好提醒她。不过,让我感到非常神奇的是,虽然李老师把任务布置给了我,但每件事该什么时候去办,她一点儿都没忘。她总说:“答应了别人的事情,就得认认真真地替别人办好。人家肯定是实在没法子了才来找我的。”学校里家庭困难的学生,她帮过;生活中遇到变故的邻居,她帮过;就连市场上卖水果的,她也帮过……直到她生命的最后,她唯一吩咐自己儿女的一句话还是:“要一辈子对别人好,要帮助别人。”

李老师常说:“人不可忘恩。直至现在,一个个帮助过我的专家、领导和老师,包括你们几个小鬼我都记在心上。” 李老师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逢年过节,李老师都会给专家领导们打个电话,或者发一封邮件,寄一张贺卡。

QQ截图20220821142538.jpg

*在李吉林老师家中

李老师还时常教导我们:“一个人懂得感恩,就不会妄自尊大,感恩的意识会丰富自我,你也必然会谦虚谨慎。”李老师获得过无数的荣誉和奖项,但她只是谦虚地称自己为“长大的儿童”,她说她的身份只是“一名小学教师”,她一辈子都在脚踏实地向前迈步,从未夸大个人的作用。李老师高尚的道德将让我们终身受益。




熟悉李老师的人都知道,她一直以来都非常珍惜时间,用“几十年如一日”来形容李老师对情境教育的倾情投入和执着追求是最恰如其分的了。带完第一轮实验班之后,李老师不再担任具体班级的教学工作,她将全部精力悉数放在了情境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上。在我记忆中,李老师几乎每天都会从家步行到研究所上班,风雨无阻。有时即便出差旅途劳顿,她也仅仅是稍事休息便又精神抖擞地来到她的办公室著书写作……

近几年,她常对我们说,岁月已把她推到老人的行列里,她时刻警惕老人的碌碌无为,“牛拴在柱子上一样会老,你们要珍惜属于你们的青春时光”。

QQ截图20220821142548.jpg

*丁玲和李吉林老师一道登狼山

李老师从步入古稀之年直到最后,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,她先后出版了12本专著,单在《教育研究》上就又发表了5篇论文。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“情境教育”,构建了“中国式儿童情境学习范式”,探索出了一条儿童快乐、高效学习的路径。

QQ截图20220821142559.jpg

*丁玲陪同李吉林老师从北京载誉归来

2019年年初,李老师被查出身患重病,她已不再有力气坚持每天到校上班。即便如此,她依然会在家里,甚至在病房里,坚持每天跟我们讨论工作,或是聊一聊情境教育的发展。只有这样,她才肯安心治病……

李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无疑是深入骨髓的。这几年,我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。对待工作,也会不自觉地像李老师那样精益求精。李老师惜时如金、孜孜以求的品质已经化为了我前进路上的标杆,将鞭策着我在情境教育之路上坚定前行……



李老师心怀大爱,为了儿童的幸福,她放弃了无数鲜花与掌声,她以常人难有的坚韧,在“情境教学—情境教育—情境课程—情境学习”的道路上一走竟是40多年。

李老师坚韧的毅力、真挚的性情、博大的情怀成就了情境教育。在我们心中,李老师是一位将被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儿童教育家,更是一位可敬可爱的“长大的儿童”。



供稿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

作者丁 玲

编辑瞿勤

审核施建平